选书网 > 都市小说 > 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> 第264章 别跑了不回来

第264章 别跑了不回来(2 / 2)

一边逗小家伙,一边和冯雨比着手语。

坐了一阵,冯雨和冯雪拎着箱子上楼。

走的时候一个箱子,回来的时候两个。

姜宁负责带娃,陪着女儿玩。

坐了不到半个小时,手机就响了。

拿过来看了看,老杨打来的:“老板到了没?”

姜宁说:“到了。”

杨老道:“县里问了好几次,说大老板要来调研,你看哪天给回话?”

姜宁道:“我先歇两天,明天再说吧!”

老杨说了声好,也没多说就挂了。

“爸爸!”

小家伙在他接电话时一直看着他。

见他挂了电话,才喊了一声。

姜宁亲亲脸蛋,问:“想爸爸没?”

小家伙奶声奶气说:“想。”

姜宁就觉的心都要化了,女儿太可爱。

最能治愈烦恼。

陪着小家伙玩了会,冯雨和冯雪下来做饭了。

吃过晚饭,小雨也停了。

一家四口出去遛弯。

冯雨拿着手机给姜宁看:“你看这个,农场又火了。”

姜宁接过来看了看,是农场的视频号。

内容是第一批职工出国游的视频,其实就是在生活区上车的。

昨天发的视频,今天就有五万个赞了。

评论超过了一万条,点开一看全是北安人的评论。

姜宁扫了几眼,把手机还给冯雨,道:“咱哪天去羊城?”

冯雨说:“六号再过去。”

姜宁比较好奇:“话说你那几个女同学呢,咱都还没吃上席,还不结婚吗?”

冯雨说:“听说秦丽年底也结婚,到时咱俩还得去还礼。”

姜宁想不起来:“秦丽是哪个?”

冯雨说:“短头发那个,咱俩结婚她来了。”

姜宁想了半天,总算想起来:“那个胖妹?”

冯雨白他一眼:“人家也不胖好不好。”

姜宁点着头道:“嗯,不胖,130斤也不算胖。”

冯雨就挺无语,说:“我最近也长了几斤。”

姜宁仔细打量:“看不出来。”

冯雨说:“98斤了。”

姜宁就挺担心:“别天天睡了吃吃了睡啊,得早起锻炼。”

冯雨貌似一点也不上心:“胖就胖了,反正孩子都生了。”

姜宁却不同意:“可不能胖,一胖毁所有。”

冯雨问:“我要是吃胖咋办?”

姜宁想也不想:“那就减下来啊!”

“减不下来呢?”

“使劲减。”

“可是我不想锻炼。”

“明早开始我叫你起来跑步。”

“我才不跑呢!”

两口子拌着嘴,冯雪就听着。

也不掺合,用手语和小家伙交流。

可惜小家伙看不懂,多数时候是懵的。

晚上睡觉,小家伙跟冯雪睡。

姜宁拉着冯雨洗了个澡,快十一点才睡下。

躺床上睡不着,两口子还在说话。

“我看姐比以前开朗了许多。”

“我觉的也是。”

“所以不能一直待家里,还是要出去转转。”

“等参加完你同学婚礼,咱俩去马尔代夫转转。”

“去几天?”

“一个星期差不多。”

“我想想……”

翌日,姜宁给老婆送过早饭,开车去了办公楼。

听老杨说县里的事。

他和冯雪出去的第三天,新老板就到任了。

从省里下来的,简历就在官网上。

随便就能查到。

老杨说:“刚来熟悉了两天就开始调研,各单位都还没去,就先去二场调研,去完二场就直接到这边来了,老梁三天两头被叫去汇报工作,听说要重新制定规划。”

姜宁道:“老陆制定的规划不是挺好的?”

老杨叹息了下:“谁有谁的想法。”

姜宁问:“人员调整了吗?”

老杨说:“没有那么快,要调整也得到年后了,总得先熟悉情况。”

聊了会县里的情况,又问了下农场的情况。

两人开车去了麦地,看麦子。

走的时候麦子已经抽穗,回来已经能收了。

微风吹过,麦地里荡起一片金黄色的麦浪。

二十亩试验田里的仙灵一号麦子长到了一人高,姜宁进去比了下,有些长的高的麦子比他还高个头顶,小指粗的麦杆看着比麻子还要粗壮,都能当吸管用了。

巴掌长的麦穗又粗又大,麦子长的跟小号玉米粒似的。

姜宁看的啧啧称奇,道:“这已经能收了。”

老杨说:“要等省里大老板。”

姜宁无话可说,这个事就没法说。

西北冬季漫长,老家的农时相对要晚一些。

麦子基本上在七月底八月初才收。

但农场稍微早一点,都是七月上旬收。

收完麦子,把地犁一遍,还要种一茬油菜。

看了一圈麦子,又去研究所看了下他的草。

就是从黄山挖到的那草。

姜宁一直惦记着呢,想看看这草会长成什么样。

研究所照看的还算上心,种草的那一小片地方其他花草都被清空了,还用砖头做了一圈小号围墙,把七叶草给圈了起来,每天要看好几遍,免的草死了老板回来扣经费。

七叶草长大了许多,之前才10高。

现在看着能有20了,叶子也长大许多。

姜宁问几个研究员:“确定是什么草了吗?”

张博说:“没确定,看形属长杏树苗挺像,看这分明就是一株草,不是树本植物,我对比了一百多种植物,没有一种一样的。”

姜宁道:“这草就一株,千万照看好,不能养死了,等开花结果。”

张博答应一声,问:“老板看过麦子了吧?”

“看过了。”

“产量可能会超出预期。”

姜宁问:“你觉的能收多少?”

张博道:“不好说,但今年的麦子明显长的比去年要好,产量不会低。”

姜宁要求不高:“只要能上两千斤就可以。”

张博信心满满:“绝对不会低于两千斤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