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书网 > 都市小说 > 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> 第288章 为了薪水拼了

第288章 为了薪水拼了(2 / 2)

就这还没来全。

姜宁总算见到了大表哥,就挺惊奇的:“哎哟,周总总算肯出来见人了。”

周爱国脸皮子抽搐:“好好说话,别阴阳怪气。”

姜宁可来劲了:“我没在好好说话吗?周总贵人事忙,我想见你一面都挺不容易,见你比见欧盟主席还难,人家主席我约一下就能见到人,见你可就费劲了。”

周爱国脸黑了,没理他。

自个找个位子坐了。

长辈们就当没听到。

小辈们的恩恩怨怨,他们不掺合。

长辈们陪着三爷爷三奶奶坐了一个二十多人的桌子。

姜宁弟兄们坐了旁边的一桌。

孙子辈在旁边包厢,冯雨和冯雪带着女儿也在这桌。

姜宁同代老小,他女儿自然也是。

小家伙人多就高兴,拿着个虾片跑到姜明旁边,好奇的看他。

姜明也好奇的看她,一岁多的小布点。

按辈分竟然是妹妹。

婶婶和自己都是同龄人,辈分这个东西真奇妙。

但还不能叫乱。

离的远就算了,但五服都没出呢!

冯雨看女儿对姜明好奇,就招呼女儿:“甜甜,叫哥哥。”

小家伙给妈妈面子,奶声奶气叫了声:“嘚嘚。”

姜明瞬间就被萌化,伸手想摸下她的胸蛋。

小家伙却不给面子,不让摸。

往后退了两步,转身跑去找妈妈。

主桌,饭吃到一半。

姜宏志才小声问了下姜有礼:“有礼,二姐家里有事吗?”

姜有礼犹豫了一下,才给小声说了说:“郭友平进去了,二姐一家很少出门。”

姜宏志挺吃惊:“怎么回事?”

姜有礼道:“北安前任父母官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,干了三年抓了两百多人,郭友平干的民生工程出了大问题,撞枪口上了。”

姜宏志惊讶的不行,问:“没想想办法吗?”

姜有礼道:“没有办法,之前那位原则性太强,姜宁给说情都没用,今年辞职了,本来要升,人家不干了,直接裸辞了,走的时候北安十万人从城里排到火车站送行。”

姜宏志更惊讶:“现在还有这样的人?”

姜有礼唏嘘道:“不是亲眼见过,谁也不相信这年代还有这样的人。”

姜宏志也唏嘘:“友平太可惜了,都正科了吧?”

姜有礼点头道:“确实可惜,好不容易上了乡镇一把手。”

姜宏志道:“那我们明天去看看二姐。”

这顿饭吃了两个半小时,快八点半才结束。

把人送回小区休息,各回各的家。

翌日。

两家人精神抖擞的开始走亲。

先去看了三爷爷三奶奶,两位老人本来住着一院租来的平房,为免被人笑话,连夜转移到了姜有义家,姜宏志和姜宏远给二老买了一堆老年滋补品。

有用没用暂且不说。

这分心意是足足的。

看完长辈,又去看了下姜宁大姑。

这是堂姐,同样是长姐。

一上午才走了两家,中午没在大姑家吃饭,人太多了坐都坐不下,姜爸哥三和三爷爷家的两位堂伯也陪着,早早就安排好了,中午在农场吃饭。

食堂包厢坐了一桌,剩下的跟工人们对付一顿。

吃过午饭,也不休息了。

先去参观农场,考斯特拉着转了一圈。

人太多坐不下,又叫了辆面包车。

转了一圈,还去草场看了看准备的羊。

大伯让子侄们把给西疆族亲的羊抓来,让两个堂哥亲自过目,为免丢人现眼,没让几个不中用的献丑,也不好直接使唤农场工人,就让姜宁去抓羊。

姜宁把羊抓来,让两人看了眼就放了。

姜宏志挺诧异:“北安也有黑头羊吗?”

姜有礼道:“北安没黑头羊,姜宁这小子贪嘴,专门让人去西疆买的黑头羊。”

姜宏志恍然了,问:“北安的羊价怎么样?”

姜有礼道:“三十块钱上下。”

姜宏志点着头:“都差不多。”

姜宏远问了声:“这里养了多少头牛?”

“一千多。”

“挺多的。”

“不算多,这里的牛和羊都是姜宁那小子养了自己吃的,不卖。”

姜宏志和姜宏远互相望了望,其他人也互相望了望。

一千多头牛好几千只羊,不卖钱。

养着自己吃肉。

感觉像是天方夜谭,老家的族亲竟是如此豪横……

姜宏志道:“我们昨天从高速上过来,看到那边还有大片林子,也是农场吗?”

姜有礼道:“是另一个农场,姜宁和县里合作搞的,那边主要是牧场,专门养牛,养了九十多万头牛,比这个农场要大多了,能有十个大。”

“九十多万头?”

“对,那边的牛多。”

“咝!”

大伙直吸凉气,九十多万头牛是什么概念?

一头牛算一万……

不敢算了。

看完一场,没急着去看二场。

先去看了姜宁二姑,二姑强打着精神招待。

见了远方兄弟,哭的稀里哗啦的。

坐了一阵,去了小姑家。

小姑已经备好晚饭等着,眼看不吃不行了。

就在小姑家吃了顿晚饭。

三十多号人分成几拨轮流上桌吃,姜宁哥几个还被大伯找机会赶走,饭都不给吃,自个下馆子去,第二天参观二场,继续走亲戚,同时准备上坟的东西。

七月十五中元节,又称鬼节。

北安人都忙着祭祖,农场专门放了一天假。

本来不放假的,但工人都要上坟,干脆给放一天假。

于是形成惯例,多了个假日。

姜家也在上坟,浩浩荡荡的,去了十辆车。

才斯特坐不下,又开了两辆面包,还是坐不下。

又征用了新城酒店的两辆商务车,依旧坐不下。

姜宁开着570拉着老婆孩子,姜伟和姜泽苦逼的开着货车拉着东西,六点就起来早早出发了,姜勇和姜磊以及姜华也跟着货车先上去,提前摆桌子凳子。

姜爸本来也想上去帮忙。

大伯没让上去,就让子侄干。

三十几的人了,不能还啥都指望老子。

只有姜宁搞了特殊,跟着大部队一起出发。

570在前带路。

冯雨在副驾驶感慨:“可真热闹。”

姜宁点头:“是挺热闹,这样的活动十年也遇不到一次。”

冯雨好奇:“听说你二爷爷要迁回来?”

姜宁惊讶:“你从哪听来的,我怎么没听说?”

冯雨就道:“刚才在小区集合时听到西疆来的两个大伯和你大伯商量呢,好像是说你二爷爷想要落叶归根,但以前忙没顾上,现在退休了有时间了,想把坟给迁回来入祖坟。”

姜宁道:“不知道,这种事我管不着。”

冯雨说:“我听大伯说又要修坟。”

姜宁就挺费解:“还怎么修,咱家的坟还不够气派?”

冯雨说:“我也不太清楚,就听了几句。”

姜甜甜扒着座椅站中间,好奇的看着爸爸开车。

冯雪坐中间扶着她,防止摔出去。

“爸爸……”

小家伙扒拉了一下姜宁肩膀。

“哎,宝贝乖乖的。”

姜宁回应了下,左手扶着方向盘。

腾出右手捉住女儿小手。

小家伙抽回手,扒着扶手箱想爬到前面来。

冯雨连忙阻止:“甜甜乖啊,不调皮,和雪妈坐后面。”

小家伙却不听话了,非要爬到前面来。

冯雨只好将她抱了过来,放腿上。

小家伙不安分,看着中控台上的按键。

好奇的不得了,伸着小手就想按。

“乖乖的,不能捣蛋啊!”

冯雨连忙拦着,可不敢让她乱按。

小家伙不听妈妈的,非要按。

被挡急了,就啊啊啊的冲着妈妈抗议。

半个多小时到坟上,后勤队已经摆好桌子凳子。

姜伟等人六点出发,不到七点到坟院,忙活三个小时,把桌子凳子从车上搬了下来提前摆好,灶台现成的,一口大锅架上面,水已经烧开。

农场来了一辆水车,保障今天的用水。

吃的喝的已经摆在了桌子上。

还有各种祭品,也拿下了摆在祭台上。

大部队来了后,又拿出各自准备的纸钱和祭品,1.5X2的祭台都快摆不下了,专门用方砖砌的烧纸钱的2X2的火坑也被各种纸钱堆满。

除了纸钱,还有各种衣服和物品。

比如法拉利什么的。

还有别墅房子。

也不知道阴曹地府要不要考驾照,法拉利送下去先人们上哪去加油。

七只羊已经卸下来,用绳子栓在车上。

今天人来的比较齐,大大小小有六十多口。

二姑一家子也来了,除了二表哥这种实在来不了的。

只要还能动的,都来了。

三爷爷三奶奶自然也被请了上来。

坟地的松树已经郁郁葱葱了,长到了大腿粗十六七米高。

长成了一片三十多亩地的松树林,从外面都看不到坟院。

太阳被挡住了,桌子凳子就摆在松树之间。

到是不用再搭遮阳棚了,省了许多事。

西疆族亲见了,都无不惊讶。

十几年前来老家时,坟地还荒草丛生,破破烂烂的。

几座孤零零的坟头,看着就寒酸。

没想到十几年没来,彻底大变样。

松树都长这么高了。

九点出发,九点半到了坟地。

忙碌一阵,就开始献牲。

所有人跪在坟头下,围了有三层。

多数人都蹲着,怕弄脏裤子。

姜宏志和姜宏远结结实实的双膝跪地,回头看到孙子在蹲着没跪,还瞪了好几眼,最上面睡着的可是他亲爷爷和亲奶奶,十多年没回老家祭祖。

怎能不心诚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