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宁很是嫌弃:“那车小的,我坐后面腿都伸不开,退了退了,我找个好一点的。”
冯雨那个无语:“都给人说好了,怎么好意思退车。”
“我来说!”
姜宁真不想坐那车,空间太小太憋屈。
给车主打了个电话,先把车退了。
然后又打几个电话,找了一辆越野车。
冯雨问他:“你买的飞机能飞了吗?”
“能飞了。”
姜宁道:“这趟就是坐咱家的飞机过来的,等回北安时你就看到了。”
冯雨问:“你说的那个姓姜的空姐是不是你本家?”
“是本家!”
姜宁道:“她祖先是姜公辅,往上追溯和咱们家一个祖先。”
冯雨觉的新鲜:“缘分还真奇妙。”
吃过午饭,下农村考察。
路上姜宁也看了看资料。
帮扶人选是老陆给找的,对象是一个八岁的小女孩,爹死了妈跑了,奶奶也死了,和行动不便的爷爷相依为命,没上学,总之比较惨。
越往山区走村庄越破败。
姜宁想起一事:“这种事情不联系当地民政局吗?”
冯雨说:“先不联系,等我们考察完,确定要帮扶再联系。”
“怕有人弄虚作假?”
“是啊,现在专门装穷骗钱的可不少,还有装病众筹骗钱的。”
姜宁啧啧两声,这个社会怎么了。
越野车跑了三十多公里,到了一个破败的村子。
先打村子里打听了一番,情况都属实。
然后来到了一个破院子。
山区地少,门口的斜坡上开了块菜地。
十月份已经没什么菜了,只有一些剩下的萝卜。
一个穿着破破烂烂,看着只有六七岁的小丫头正在地里拔萝卜,旁边还放着个筐,萝卜拔出来甩两下,把粘着的土土甩掉,再把萝卜放进筐里。
冯雨和王婷上前去交流。
姜宁就看,不说话。
他就是来凑热闹的,顺便陪老婆。
两女跟小丫头简单交流几句,让小丫头带去见爷爷。
进了院子,一个老头坐着小马扎,正在摔打一捆草。
也不知道在干什么。
看着好像是在扎农村用的土扫把。
旁边放着一副拐杖,很明显老人不良于行。
看不出来岁数,乍一看五六十岁。
但一脸的沧桑皱纹,脸黑的都快赶上黑哥们了。
让人没法确定年龄。
老头又瘦又小,大热天的穿着身棉袄。
两女自报家门,说明了来意。
聊了几句,老头名叫李继财,孙女李美玲。
老头名字起的挺好,可惜起反了。
小姑娘挺懂事,在爷爷的吩咐下,给三人搬来三个黑漆漆的木头小板凳,还给三人倒了杯茶,姜宁接过杯子的时候,看到了小姑娘手上的茧子和冻疮。
脸蛋黑里透红,很粗糙。
跟磨砂皮似的。
姜宁没啥感觉,他见过的苦难太多了。
冯雨和王婷却看的鼻头发酸,见不得这等人间悲惨。
问了一些家里情况。
冯雨问道:“老人家,你们这个情况县里都不管吗?”
老头慢腾腾道:“管,县里把合疗给免掉了,不用交钱了,我也有低保,民政局的逢年过节还给送油和面,帮我洗衣服做饭。”
“低保一月多少钱?”
“三百多。”
“够花吗?”
“吃饭是够了,就是现在的钱不值钱,不经用。”
“孩子不上学以后怎么办?”
“是我拖累了丫头。”
“孩子叔叔呢,怎么不给你养老?”
“老二日子也难过。”
老头似乎不想多说这个话题。
聊了半个小时,三人才出门离开。
老头行动不便,让孙女送了出来。
小姑娘太小了,什么也不懂。
冯雨和王婷跟她挥手再见时,小姑娘脸上木木的。
别说两女看的心里难受。
姜宁也多少有了些触动,才八岁就被压上了生活的重担,他小时候虽然也不富裕,但至少能吃饱穿暖,没有在成年之前就承担那些不属于他的责任。
“这可咋办呢!”
冯雨有点发愁:“老人家腿脚有问题,生活都不能自理,给钱解决不了问题,小姑娘还得在家里照顾爷爷,没办法上学,哎!”
王婷说:“那老爷子还有一个儿子,也不管老人,要是他小儿子能照顾老人,小姑娘就能上学了。”
冯雨想了一下:“要不咱去问问什么原因,看看能不能给做做工作。”
姜宁越听越不对劲,忙打断:“停停停,你们是来扶贫的,还是给人解决家务事的?”
冯雨一拍额头:“也对,清官难断家务事,不孝养老人的多了去了,这种事情咱们也管不着,就是可怜了那个孩子,不上学以后可怎么办。”
王婷转移话题:“咱们得去趟民政局。”
冯雨点头,于是去了民政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