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书网 > 穿越小说 > 大唐混子生活 > 第379章 山民

第379章 山民(2 / 2)

“你看着安排就是。”

搬迁过来的人多,人才也就多了,虽然技术不算多好,但是营州也不需要多好的技术,除了造船。

其实营州还有一部分人口,那就是山里的山民,他们单门独户的住在山里,也不需要官府的户籍,也不进城,就成了隐藏人口。

这一年来,营州的变化,山民都听说了,不少人陆续都到官府接受登记,重新成为了大唐的百姓。

山民没有户籍,虽然不用交税,但是他们的土地官府是不认可的,一但知道,随时可能收回,人还会被抓起来,所以那只是乱世的时候,迫不得已才躲避进山的。

如今天下太平,又遇到好官,自然就要出山,不然等到何时才能分地分房?更不用说还分婆姨。

单单是山民,就让营州多了五万多人口。

“营州居然有如此多人隐藏在山里?”年底总结的时候,薛玖震惊的看着数据汇总。

“唉!这都是前朝闹的。”杨恭仁感叹道。

薛玖点点头,他听说了不少杨广东征高句丽的事情,第一次东征,单单军队就有一百一十多万人,民夫达到四百万人;后面两次调动的人虽然少一些,也有第一次的三分之二。

人太多了,民夫过得极差,就有人偷偷躲起来,有的是因为生病,留在营州这边。尤其是后面两次,因为第一次战败,不想过去送死的大有人在。

“这么说来,整个辽西这边,山民还不少?”

“当地官府就不管吗?以前的官员都是做什么的?”狄孝绪皱着眉头问道。

“管?怎么管?这边才平静几年?不说有没有足够的人来查找,很多人还巴不得人口少一些。”杨恭仁嗤笑道。

众人脸色微微一变,明白杨恭仁的意思,很多官员都不喜欢麻烦,治下人口少,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件好事,尤其是是辽西边境这边,本身就很混乱。

有些时候,做官也是高风险职业,尤其是在混乱的地方,也就随着大唐逐渐稳定,辽西这边才开始安稳。

主要还是战乱不断,除了驻军,地方官员很多都是不受重视的那种,说是发配也不为过,自然得过且过。

“如果这些山民全部搬出来,岂不是能增加大量的人口。”狄孝绪喃喃说道。

“没错,老夫已经上书朝廷,鼓励山民搬迁到营州。只要愿意搬迁过来,分地分房,免税两年,官府发农具,发种子。”杨恭仁得意的说道。

“还是你老考虑周到。”薛玖笑着说道。

“要不怎么说,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!”狄孝绪也笑了。

要说做官做事,还是这些官场老家伙厉害,嗅觉灵敏,考虑周详。

到了冬天,又到了窝冬的时候,不过今年冬天营州具有极好的生机,除了更多的大棚,纺织作坊也扩大了规模,靺褐人从新罗收购了大量羊毛,转手卖到了营州,加上他们部落产出,所以营州的羊毛不少。

除了羊毛,还有羊皮,今年收到的也非常多,百姓正在加紧制作成羊皮袄子。

搬迁过来还以为会受苦,没想到过来就发了大量的东西,现在这些羊皮袄子,也是为他们准备的,无论男女老幼,都会分配。

趁着天气还不太冷,赶紧弄出来,就能早点分配。

盐场和渔场停工了,造船已经开始,俘虏停止挖煤,转向囤积材料,就是趁着水位下降,把河里的卵石弄到指定地方,年后好修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