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书网 > 都市小说 > 寒门权相 > 第156章 中京令!

第156章 中京令!(1 / 2)

第156章中京令!

“父皇,儿臣奉命,巡抚江南,现平安返回,上殿复旨,将此行文书奉上,请父皇审阅。”

朝会一开始,卫王便直接出列,朗声开口。

那清亮的声音,挺拔的身姿,仿佛松林之风,在朝堂中,刮起一股往日少见的英武阳刚之气。

天德帝的表情不见喜怒,从童瑞手中接过卫王的奏本,打开看了几眼,便随手放在了桌上,淡淡道:“差事办得不错,此番辛苦了。”

瞧见这一幕,许多非楚王、齐王党的大臣都有些替卫王感到不平。

他这次可是只身入龙潭虎穴,替陛下拔掉了南京省巡抚和苏州知府两颗钉子,歼灭了一股数量不小的倭寇,从苏州向内帑输送了据说千万两之巨的财货,每一项,都足以大赏的,陛下竟就这么轻轻揭过了

这些人中,前太子党众人更是心头悲愤难明。

对于太子的骤然薨逝,朝廷的最终定论是偶然风寒,但他们有着他们自己的猜测。

不论具体猜测为何,矛头都指向了江南。

对于卫王能在江南主动亮剑,最终还大获成功,扯下江南一条臂膀,他们都有种同仇敌忾的激动。

而对于卫王将主战场放在太子当初离开江南的最后一站苏州,虽然卫王从未说过其中的考量,也可能有别的原因,但他们心头也有几分沉默的感动。

所以,面对着陛下的不公,终于有一个前太子党的官员不顾可能得罪楚王而招来打击的隐患,忍不住出列道:“陛下,臣以为,卫王殿下巡抚江南,劳苦功高,江南涤荡,贪腐肃清,百姓皆颂皇恩,当以厚赏。”

天德帝淡淡道:“爱卿有何提议”

那前太子党官员讷讷道:“唯陛下圣心独断,臣不敢擅言。”

天德帝轻哼一声,仿佛在说,既是朕圣心独断,你跳出来说什么

就在这时,齐王却出列道:“父皇,儿臣也觉得卫王此番奔波半年,成果斐然,当有厚赏以彰显父皇有功必赏,有罪必罚之意。儿臣觉得,以卫王之能,当可出任朝中六部的部堂官。”

这话一出,许多人都暗自挑眉,心头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联刘抗曹的说法。

但旋即,曹操,哦不,楚王竟也站了出来,“父皇,儿臣也认同齐王的说法,此番卫王劳苦功高,江南清而不乱,官吏肃然,百姓归心,卫王当有大功。儿臣认为,卫王证明了自己的能力,不如让其做一任巡抚以历练,也算人尽其才,可为父皇分忧。”

朝堂上的都是人精,让卫王去做一任巡抚,看似给足了待遇,还是封疆大吏,但问题是,那就得滚出中京。

能力手腕势力强如唐太宗,争储的时候都得坐镇长安,不敢动弹,卫王如果离开了权力中枢,自然也就不要再想那些事情了。

定国公和安国公闻言默契地低头不语,心头却已经觉得,不管从陛下的态度,还是齐王、楚王的建议,凌岳所说的齐政的谋划怕是没有什么实现的可能了。

看着两个“喜爱”的儿子开口,天德帝的脸上也少了几分方才的漫不经心,多了几分严肃,“所以,你们二人都觉得卫王此番立了大功”

齐王和楚王齐齐答应。

天德帝笑了笑,“如此,倒确实显得朕有些小气了。”

他看着卫王,“卫王,你可有什么要求”

早得了齐政吩咐的卫王,神色平静,依旧身躯挺直,“儿臣身为皇子,替父皇分忧,乃是本分,身为大梁子民,为朝廷解难,亦为应当。不敢奢求。”

听着这样的话,不少朝臣的心头都暗自一叹,这心性,如何成得了大事!

但却有少数人,望向卫王的目光,悄然凝重了起来。

“为朕分忧。”

天德帝念叨一句,“说起来,朕眼下,倒还的确有个忧虑。”

他忽然抬头,目光扫向群臣,“中京令何在”

中京令这三个字一出,让定国公和安国公瞬间心跳都漏了一拍。

两个平日里不动如山的老狐狸都忍不住在朝堂上悄然对视了一眼。

不会吧

真的这么神

中京令连忙闪身而出,“臣在。”

天德帝淡淡道:“朕记得,你数日前便答应过朕,三日破获飞贼案。”

中京令扑通一声跪下,“臣无能,请陛下降罪。”

这个时候,皇帝公开提起这种话,争辩是没有意义的了,跪得麻利一点,姿势谦卑一点,还能少受点罪。

“你的确有罪,但念在你这么多年兢兢业业的份儿上,不治你罪了,让贤吧。”

天德帝挥了挥手,看向卫王,“齐王说,以你之能,可做六部堂官;楚王说,你之功劳,堪为一省巡抚。不知,你可愿替朕做一任中京令,还中京百姓一个安心之城,让朕躺在这城中也能睡个好觉”

定国公的喉头滚动,悄然咽了口口水。

他娘的,这东西,真的神了!

安国公也同样感觉到不可思议。

这就好比如果你看见一个人饿了,又捡到了二两银子,你猜他要去吃饭,这不稀奇;

但你若能猜到他不吃饭而是去赌场搏一把大的,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