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寿犹豫不决,于是下令占筮。占者说:“可以当数年的天子。”任调欣喜地说:“当一天尚且可以满足了,何况当数年呢!”解思明则说:“当数年的天子,哪里比得上当百世的诸侯!”李寿心中思量,最终说道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任侯的话,是上策。”于是,李寿下定决心,即皇帝位,赦免境内的罪犯,改年号为汉兴,改国号“成”为“汉”,史称成汉。
李寿称帝后,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统治秩序。他任命董皎为相国,罗恒、马当为股肱,李奕、任调、李闳为爪牙,解思明为谋主。这些人都是他的心腹亲信,在他夺取皇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他还追尊父亲李骧为献帝,母亲昝氏为太后;立妻阎氏为皇后,世子李势为太子。同时,他用安车和束帛聘请龚壮担任太师,龚壮坚决推辞,李寿特许他穿戴缟巾素带,处于师友的地位。李寿还提拔了许多被埋没的人才,给他们显要的身份,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。
统治初期,有所作为
李寿称帝之初,深知自己的皇位来之不易,也明白国家刚刚经历了一场内乱,需要休养生息,稳定局势。因此,他继承了李雄宽和俭朴的作风,遵行李雄时期的一些政策,没有急于放纵自己的欲望。
在政治上,他注重选拔人才,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。他打破了传统的门第观念,不论出身贵贱,只要有才能,都有机会得到任用。他还加强了对官员的考核与监督,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,对于贪污腐败和渎职行为,严惩不贷。他设立了专门的监察机构,负责监督官员的言行举止,一旦发现问题,立即进行调查和处理。在他的努力下,朝廷的行政效率得到了提高,政治风气也有所好转。
在经济上,他重视农业生产,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百姓开垦荒地。他减免了农民的赋税,提供农具和种子,帮助他们发展生产。他还组织人力兴修水利,改善灌溉条件,提高了农田的产量。同时,他积极发展商业贸易,在成都等重要城市设立市场,鼓励商人进行贸易活动。他减轻商税,为商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。在他的推动下,蜀地的经济逐渐复苏,百姓的生活也有所改善。
在文化上,他扩建太学,起造谠殿,大力推崇儒家文化。他任命了一批学识渊博的学者为太学博士,教授学生儒家经典和文化知识。他还鼓励人们着书立说,对有才华的文人给予奖励。在他的倡导下,蜀地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,学术研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。
然而,好景不长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李寿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。他开始变得骄傲自满,对自己的统治过于自信。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虚心听取大臣们的意见,而是独断专行,听不进任何反对的声音。他的猜忌心也越来越重,对朝中的大臣们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。
走向腐败,国势衰微
汉兴元年(公元338年)九月,成汉仆射任颜谋反,被李寿诛杀。任颜是李雄妻子任太后的兄弟,李寿借此机会,将李雄的所有子嗣全部诛杀。他担心这些人会对自己的皇位构成威胁,于是痛下杀手,以绝后患。这一举措虽然暂时消除了潜在的威胁,但也引起了宗室和大臣们的不满和恐慌,进一步加剧了朝廷内部的矛盾。
同年,李闳、王嘏从邺城回来,他们向李寿极力称道后赵石虎的威武强盛,宫殿壮美华丽,邺地百姓殷实富裕。李寿听后,心中十分羡慕。他又得知石虎肆虐地滥用刑法,王逊也凭杀罚驾驭部下,都能控制自己统治的邦域,于是他开始效仿石虎,对部下实行严刑峻法。只要部下有了小小的过失,他就会杀掉他们来树立自己的威势。一时间,朝廷上下人人自危,大臣们都小心翼翼,生怕说错话、做错事。
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,李寿开始大规模地修造宫室。他认为自己作为一国之君,应该拥有豪华的宫殿和奢侈的生活。于是,他下令将附近郡中有三个壮丁以上的人家迁来充实成都,建立尚方御府,调各州郡的能工巧匠到那里,为他修建宫殿。他还引水进城,建造了许多园林和湖泊,供自己游玩享乐。这些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使得百姓们苦不堪言。他们被驱使服役,疲于奔命,哭喊叹息声到处都可以听到。百姓们对李寿的统治越来越不满,心中充满了怨恨,想要造反的人越来越多。
李寿的左仆射蔡兴看到这种情况,心中十分忧虑。他多次劝谏李寿,希望他能够停止这些劳民伤财的行为,关心百姓的疾苦。然而,李寿不仅不听,反而认为蔡兴是在诽谤他,一怒之下,将蔡兴诛杀。右仆射李嶷也屡次用率直的言辞反驳李寿的旨意,李寿对他也十分不满。后来,李寿假托别的罪名,把李嶷关进监狱杀了。李寿的这些行为,让大臣们感到心寒,他们对李寿的忠诚也逐渐动摇。
壮志未酬,抱憾而终
汉兴三年(公元340年),后赵皇帝石虎写信给李寿,想与他连横入侵中原,约好平分天下。李寿看到信后,心中十分高兴。他觉得这是一个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好机会,于是开始大规模地修造船舰,整修兵器锁甲,让军吏兵卒都备好干粮。他任命尚书令马当为六军都督,假节钺,扎营在东场准备大阅兵。阅兵那天,军士七万多人,水军沿江逆流而上,鼓噪的声音满江都是。李寿登上城楼观看,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。
然而,李寿的计划遭到了群臣的反对。他们认为成汉国小兵众少,吴会遥远而路途艰险,攻打东晋的主意可不容易实现。解思明又恳切至诚地极力谏阻,他说:“陛下与胡人交往,哪里比得上与东晋交往?东晋被灭掉之后,不可能不朝着北方事奉胡人。如果和他们争天下,那强弱形势又不同了。这属于虞国、虢国一类的现成范例,已经是十分明了的教训,希望陛下深思熟虑。”群臣也纷纷认为龚壮的话有道理,他们叩着头流着泪谏阻李寿。李寿看到群臣的态度如此坚决,心中十分犹豫。最终,他还是听取了群臣的意见,放弃了攻打东晋的计划。士兵徒众们得知这个消息后,都欢呼万岁。
这件事情之后,李寿的身体逐渐衰弱,他开始变得多疑、暴躁。他经常做噩梦,梦到李期、蔡兴等人来找他索命。他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差,无法集中精力处理朝政。此时的成汉政权,已经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。内部,百姓们对李寿的统治不满,纷纷起来反抗;外部,东晋和其他势力对成汉虎视眈眈,随时可能发动进攻。
汉兴六年(公元343年)七月,李寿在忧患之中病逝,享年四十四岁。他在位仅仅六年,却给成汉政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。他死后,谥号昭文皇帝,庙号中宗,葬于安昌陵。李寿的一生,充满了传奇色彩。他从一个备受倚重的宗室重臣,成为了成汉的皇帝,他的统治既有初期的辉煌,也有后期的腐败。他的故事,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,被后人所铭记。他的经历也告诉我们,权力是一把双刃剑,既能成就一个人,也能毁灭一个人。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,坚守正道,才能在权力的道路上走得更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