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少淮攥着少年的手,放在自己心口:“不要整日想着打打杀杀好不好?留在长安,我们……”
若萧承野一直留在长安,那,那他也不是非要和离。
谢少淮:“留在长安,若你觉得无事做,下个月我便要下基层去推举新政令,殿下与我一起好不好?”
“嗯,”萧承野见青年不气了,这才敢擡眸看他,“都听阿淮的。”
“睡吧,”谢少淮吁了口气,主动贴上少年,轻轻含住他的唇瓣,“明日便回王府住,这里地方小,王爷不是想和阿淮在外殿做?”
“以后都依你。”
萧承野眸子沉了沉,点头应了声:“嗯。”
翌日一早,谢少淮陪母亲用完早饭,便起身进宫上朝。朝罢,建宁帝召见他与京兆府尹,将土地改革的法子落实到个别郡县推举。
商议完正事,京兆府尹离开,谢少淮将前些日子建宁帝交代的事情做了个汇报。
天子自这次大病痊愈之后,性情大改,将之前没落实的政事一一推进,将周氏安插在宫里的各个酒囊饭袋都调了职,甚至有意改革朝廷的用人制度。谢少淮本来以为天子醒来后赦免谢家,只是为了暂时稳固朝政,好挪出心思处理琢州等地的起义。
但他估错了,天子是真的有意让大周朝的百姓休养生息。
“谢卿的意思是……”建宁帝听了青年的回答,觉得实在不可思议,“你们准备要个孩子?”
“是,”谢少淮将自己身中情毒的事情一一道来,“此情毒产子可解。”
“行吧,”建宁帝:“既然你们准备要孩子,那朕也不好棒打鸳鸯,涿州的事情暂时交给太尉。”
说罢,建宁帝有些可惜道:“只是可惜了梁王,朕看的出来,他是块打仗的料子,若是能将琢州等地的起义平叛,百姓修养几年,我大周朝何愁组建不出来一支能与匈奴人对抗的骑兵部队?”
谢少淮:“……”
想不到天子想要萧承野出去打仗的原因在此。建宁帝确实没看错人,萧承野确实是个打仗的料,只是他不知,若放萧承野回去,若他带领起义军,这将是对大周朝百姓最大的威胁。
谢少淮虽不知萧承野为何要反,但他知道了又如何,难不成他还能让萧承野改邪归正?
谢少淮:“据臣所掌握的消息,近年的祸事,皆因地方豪强、游侠欺压百姓为因,若是新政令推行出去,能改善百姓生活问题,或许能从根本上解决各州等起义。”
谢少淮曾在辽州见过地主乘天灾贱买百姓的田产,兼并土地,与当地游侠一起强买人口……但朝廷的税皆在百姓个人头上,且不说成了佃农饭吃不吃的起,就是税收问题,都难以解决。
官府收不到税,百姓吃不起饭,不揭竿而起,难道饿死不成?
谢少淮说罢,建宁帝则长长吁了口气,“谢卿说的没错,眼下要紧的还是要将新政推行下去,那就依你说的办。”
谢少淮这才松了口气:“谢陛下。”
说罢,谢少淮又想起萧承野,男人虽有琢州的食邑,但他人远在长安,无事可做,整日就只能待在家里等他下朝,如此闲下去,怕是不妥。
谢少淮又给天子叩首:“陛下,臣有一个不情之请——”
建宁帝:“说就是,只要谢卿能将新政推行下去,什么要求尽管提。”
谢少淮:“臣,想带着梁王殿下一起。”
建宁帝:“。”
青年天子闻言,莞尔一笑,大手一挥:“准了——你们新婚燕尔,还真是恩爱,一个为了对方不肯捞军工,一个为了对方要向朕请旨带家眷工作,看来是分开一刻都行不通,真是让朕好生羡慕。”
谢少淮:“……”
谢少淮恭恭敬敬给天子行礼:“多谢陛下。”
午后,谢少淮提前回了梁王府,甫一进门,萧承野便似往日那样,在门口迎着他,好似等丈夫下班的新妇:“阿淮,累坏了吧?今日想吃什么?”
谢少淮将自己的官帽递给少年,随手牵着他的手,柔声道:“王爷,我的新政令马上要推行了,许是要去地方出巡,今日特向陛下请旨,让王爷随我一起去。”
谢少淮说着,竟然有几分欣喜,“王爷可愿意?”
“小王能帮上阿淮吗?”萧承野嘴上说着怕连累青年,脸上得意的笑却遮掩不住,好像恨不得立刻就去:“不会拖阿淮后腿吧?”
谢少淮:“……”
谢少淮牵着少年的手进门:“不会。”
说罢,谢少淮停下脚步,倏地将少年拉到后院拱门后,上前垫脚吻住了男人,“吃完饭,早些回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