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书网 > 修真小说 > 白日曦光 > 第288章 底气 底气是谁给的?

第288章 底气 底气是谁给的?(2 / 2)

而且,这些关于建设部的工作内容,为什么不是你李百川出来汇报,而是由潘玉荣说了出来?

这两个加起来,只能得出一个结论。

要么是你李百川对业务不熟悉,所以面对上面的问话,没有底气!要么就是你李百川态度不端正,明知道小谢总急于知道一个答案,仍然敢推诿扯皮,隐隐瞒瞒!

潘玉荣踩着李百川,大大地表现了一番,而且还体察上意,把李百川的路都给堵死了。这蠢货还觉得,潘玉荣是在帮他解围呢!

潘玉荣面上笑容不便,耐心地等待李百川说完,这才继续道:“而且,施工队还需要严格填写施工日志。来料多少,每天的施工进度,施工量建材消耗量,这都有据可查。”

“施工场地也有严格的管理规定。车辆人员进出登记,接受检查,也不可能轻易将建材夹带或偷运离开工地。等等措施,都极大地增加了偷工减料的难度……”

潘玉荣略微扭头道:“这些全部会纳入台账,以供总部审计和审查。”

他之所以既说审计,又说审查,主要是因为,这里涉及了两个部门的职能。审计部主要查账目,而项目运转和工地管理是否规范,属于内监部监督范围。

审计与风险控制部的部长,是杨黎。他立马同意了潘玉荣的话:“不错!建材的采购数量、金额、使用、耗损,这些都是我们审计的重点之一。”

既然已经有人先担待了责任,他也信心十足地保证道:“一旦其中的数量金额,和项目施工图对不上。我们立马就能发现。”

他们就是专业查账的。哪怕施工过程中,有人想要在账目弄虚作假。一帮搞工程的,就算真敢做假账,还能逃得过他们的法眼?

韩肃也同样表示,过往一直对台帐进行审查。

潘玉荣得到同事的力证,舒了一口气。

然后分析道:“林助理你看,国昌在全国有这么多工程。建设部的质检和监管人员又这么多。而且还是随机组合,有些时候互相之间都不熟悉。大家想要事先谈妥,提前做一些安排,谈何容易?”

他开了个玩笑道,“俗话说一人为私,两人为公,三个人就是想共谋,都不容易。毕竟,三个和尚还没水吃呢。”

潘玉荣说得坦坦荡荡:“毕竟,互相勾结这种事情,后果那么严重。是能随便说的吗?就不怕对方听了之后,直接扭头向上反映,举报立功?”

“有人爱钱,但总有些人更加谨小慎微、求稳求妥。或者是更看重前途,想要追求进步。想要合伙,怎么就确保万无一失,不走漏一丝风声?旦凡露出一点蛛丝马迹……”

他朝韩肃的方向示意了一下,“我们的内监部,可不是摆设。”

韩肃恰到好处地开口道,“目前暂时没有掌握相关证据。”

林曦跟着点点头。潘玉荣一眼就看透了人性,他继续道:“哪怕是做最坏的打算,整条线上的人全部合伙,一起瞒天过海。”

他一针见血地道,“做这么多事情,无非是为了钱。以次充好、偷工减料,才能昧下几个钱?恐怕也不够这么多人一起分。钱不给够,谁还会愿意冒险?”

潘玉荣这一番分析有理有据,让在场众人听得都十分信服。确实,国昌内部肯定有人贪财,但纯纯的傻子,肯定没有几个。

当能够得到的利益太少,而要付出的代价又太大。又还能有几个人,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呢?

这就是监察制度的力量,通过严密的体系和制度设计,不断放大作恶的成本,从而让员工自觉接受规章制度的约束。

林曦发现自己之前钻了牛角尖。刚才在谢墨白的办公室乍闻此事,她惊讶于集团内部存在着批量的招标违规。

接着,谢墨白又为工程质量问题忧心忡忡。林曦被他的思路带着走,虽然最后找出不少理由权威谢墨白,但她心底也把形势估计得非常恶劣。

现在想想,其实招标违规和工程质量问题,严重性天差地别。二者的情况看似相同,实则却有着本质差别。

虽然说,集团一贯强调,招投标要公正公平公开。但建材招标,会参考集团内部的基准价。只要供货商提供的建材质量没有问题,用谁家的货不是用?

就算有的供货商,为了赢得招标,走了些门路,给了某些集团管理层人员好处。但对于国昌来说,归根到底,并不涉及到根本利益。

何况,内监部出于某种原因,对此一直睁一只眼、闭一只眼。某种程度上,也导致了招标违规屡屡发生。

但建设工程质量则不同了,这是国昌的红线。可谓是层层把关,处处严审。近几年什么没再查出相关问题。但过去,发现一起,查处一起,而且一律从重追责。

刚才,又听潘玉荣介绍了集团内部严密的监督体系,林曦也就有了自己的判断,她认为诚如潘玉荣所言,他们要面临的局面不会太坏。

既然高层没有故意包庇纵容,又构建了重重防线,如果这样还能出纰漏?那其他同行又要怎么办?

至于谢墨白为何一时没有想到这一点,林曦的疑惑转瞬而逝,随即想到,或许就像他自己说的,关心则乱。

林曦带出了一抹如释重负的笑容。她诚恳地道:“潘总,真是多谢您为大家解惑。这个时候,若不是您站了出来,我们可就没了主心骨。”

她这话绝对出于真心实意,但是潘玉荣谨慎惯了的,连连摆手道,“术业有专攻。大家各自职能不同而已。我这一二十年,就是干这个的,能说出来三言两语,也不足为奇。”

林曦笑笑,潘玉荣这话就是自谦。他对工程质量涉及的高风险环节,显然了如指掌。对于质量监察体系的构建,更是洞若观火。

也不是谁都能了解得这么清清楚楚,说得这么明明白白,分析的这么丝丝入扣。

没有一两把刷子,根本做不到这一点。要知道,建设部的内部运转机制,李百川部门的主管,不知出于何种原因,都没能在第一时间讲清楚。

潘玉荣所在的基建板块,可只是配合工作和接受监管。偏偏对于他来说,这些就是如人观掌。

这一番表现完毕,潘玉荣面上不显,但心中也略有得意。也不是谁,都能让他这样耳传面授。这些都是他的工作经验,凭什么要提点别人?

但今天,虽然是林曦求教。可林曦的背后,是小谢总。现在事情明显牵扯到了基建和房产两个板块。万宁是谢家的嫡系,还明显事先知情。

这让潘玉容如何没有危机感?他就是要在小谢总面前有所表现,展现担当,展现价值。

他从在座的反应和林曦的脸色,就能看得出来,自己这次应对的,还算出色。想必会在小谢总面前加分不少。

万宁的心情复杂难言。他和潘玉荣地位相当、年龄相仿。论起关系,自己离董事长、离小谢总更近。但是无论是升任板块总裁,还是晋升集团副总裁,自己都慢了潘玉荣一步。

董事长也好,小谢总也好,一直在提点他,要他继续夯实根基。这一点万宁也是承认的。

他从总裁办出来,先后在市场部、国昌建设转了一圈,再到地产板块。在子公司也不过待了六七年。

科潘玉荣不同。基建板块大部分的中层、甚至基层管理人员,都是他提拔的,或者曾经和他共事多年。

相比之下,他万宁在地产板块,才有多少心腹嫡系?他一直觉得自己的根基浅,就浅在这里。

但在今天这样关键的场合,他和潘玉荣一比,相形见绌。此时方知,自己的根基浅薄,还提现在对业务的全流程的掌握,功夫下得不深。

万宁不由暗下决心,知耻则近乎勇。以后势必要扑下身子,多下基层,补齐短板。

此时,林曦重新拿回了会议的节奏控制。“既然如此,内监部按计划启动新一轮审查。”

她看向内监部的席位:“韩部长,现在潘总、万总、李主管都在这里。工程建设方面,能当家作主的人都来了。请您布置下达审查工作任务。”

内监部此前已经做了好几个预案,具体选用哪一个,自然是要视情况而定。幸而如今看上去形式尚好。

组长蒋云深将第一个预案打开,把ppt投放到大屏幕上。

韩肃亲自开口道:“各位领导同事t,内监部将以招标违规为抓手,启动内部审查。”

他的面色极为郑重,将目光扫过潘玉荣等三人,“同时,自今日起,同时启动建设工程质量专项全面审查!”

韩肃说话铿锵有力,带着丝丝肃杀之气,“两个审查,并行启动。对于后者,更要从严从速,并且行动要外松内紧,高度保密!首先……”

就像之前会上提到的,这种审查都有明确的规定和固定的流程。而且内监部经验丰富,哪怕是紧急拿出来的方案,也非常完善。

待韩肃说完,林曦例行公事,向在座众人询问道:“各位领导同事,是否还有意见?”

众人刚才听完,确实挑不出什么错处,于是纷纷表态支持。

特别是基建、地产两个板块,以及建设部,他们属于被检查的对象。万宁和潘玉荣积极表示:“一定会全力配合,以最端正的态度迎检。”

就连李百川,也不甘落于人后的表示,“建设部全力配合检查!”

“好!”林曦又强调了一遍:“这次审查,将涉及集团后续的重要布局,务必要做到高度保密。”

她冷着脸,将目光逐一扫过众人,再次提醒道:“一旦消息外泄,将造成集团的重大损失。那恐怕就免不了……要追根溯源,问责到个人!”

林曦语带威胁道:“泄密的罪名,不是这么好担的!我希望这种事情,最好不要发生!”

然后她干脆利落地道:“散会!各部门回去,立即推进工作,内监部、法规部留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