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02 章(2 / 2)

李月岑之前就把各个银行给她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、粮油卡,都给家里人,让他们定期选东西送上门。

上午吃完饭,扫地机器人已经把家里拖了两遍了,空气加湿器没有雾气,对呼吸道更友好,所以哪怕是在地暖房里,也不觉得干燥。

奶奶和外婆就去镇上的小广场练剑,外公就去找好友下棋。

李爸李妈就去两个奶茶店里看看,要不就是去县里看看新张罗的小吃店。

李月岑把自己中奖一千万的消息给父母说后,给了他们一百万,让他们去找个项目来投资,免得闲得慌。

有前两年奶茶店的投资心态铺垫,李爸李妈已经很轻车熟路了,而且接受度也很高,不会一惊一乍。

现在镇上两家奶茶店生意都很稳定,客源稳定,店员也稳定。

员工都认为:毕竟给买五险一金的奶茶店,可少见呢。逢年过节还有节礼礼金,调休放假,一周调休两天,等于双休了。

其实李月岑觉得,这些应该都是打工人的基本福利,现在却搞得像是莫大的惊喜一样。她不愿意这样,本来这些都是自己撞大运得来的,她愿意给予应得的人,该得的报酬。

小姨和姨父则是忙活收菜的工作,要学习财务知识,最后还是请了财务会计,正儿八经的成立了公司员工班子。

弟弟□□也渐渐接手了家里的生意,李月岑帮忙搭线吃饭应酬过几次,陈嘉老公也很喜欢这个年轻人,很有上进心,也不浮躁。

现在小姨的公司除开外包的送货司机,员工已经有十来个人了,财务,行政,业务员。

小姨也时不时的去公司帮忙,免得掉队。

中午一家人都是各吃各的,小姨和姨父有时间就回家去吃,没时间,就在公司附近吃了。

外婆只需要做她和奶奶,外公的饭菜就好。

外婆和奶奶有说有笑的在厨房里系着围腰,适合她们高度的操作台,动线科学,拿取方便,让喜欢烹饪的她们更得心应手。

外公端来小板凳,坐在厨房垃圾桶旁边打杂,剥蒜,摘菜,三个老人热热闹闹的唠嗑。

中午吃的葱烧鸡腿肉,清炒莴笋叶,还有一个清爽的口蘑肉丸汤。

分量不多,三个老人吃刚好,不剩菜,不强撑。

鲜鸡腿是农场里送来了谷饲鸡,喂养一年以上,肉质鲜美,鸡味儿十足,不是超市的冷冻鸡能比的。

莴笋叶今早外公顺手在农贸市场买回来的,乡里人估计是一早摘的,嫩得很。

口蘑爽口,肉丸弹牙好嚼,适合他们的牙口。

吃完饭,外公收拾桌椅,奶奶整理一下客厅。外婆就去碗筷收到洗碗机。

这个洗碗机的使用方法,还是她在外面旅游的时候,习惯用的。

以前觉得浪费,其实用了几次发现,也没有费水。

像他们家里人口多,吃一餐饭,加上锅碗一堆东西,也有十来样了。

半小时不到,机器就洗好了,还比自己洗得干净,烘得干干的,没有水渍。

腾出来的时间,她可以跟奶奶看看黄梅戏,在阳台侍弄一下花花草草,等差不多有点睡意了,就去小小的午睡一会。

下午2点多,就有他们的好友上门来玩了,她家暖和又舒服,哪怕是坐地上,那也比在家冷冰冰的好。

所以,一到下午,家里热闹着呢,几个老人,下棋的,聊戏的,吹牛的,倒也是和和气气的。

等5点多了,客人们就陆陆续续走了,大家相约明天再玩,颇有种老年幼稚园的感觉:“明天见!”

等三个老人搭把手的把晚餐弄出来,孩子们也回来了,一家人又笑呵呵的谈起今天的事情,吃着父母做的饭。

“还有半个月就要过年了,过两天赶集,得买点春联啊,福字,窗花了。”外公说道。

“外公,我给你在网上买就可以了,你还在街上买啥。”弟弟□□说道。

“你懂什么,这是你们说的仪式感,我就喜欢在街上慢慢挑的感觉,这叫烟火气。”外公答道。

□□一听,乐了,“好好好,赶集让我妈他们陪你去挑挑。”

另一边,李月岑也跟泰勒谈着没有压力的恋爱,每天都是亲亲我我。

可能最大的事情,就是她过年不想带泰勒回C市,泰勒气的已经两天没跟她说话了。